国资委设三类警戒线新一轮央企减负债启动

发布时间:2018-07-16 来源:中国网财经

原标题:国资委设三类警戒线新一轮央企减负债启动

国资委设三类警戒线新一轮央企减负债启动

为了严控央企负债,国资委正在持续发力,这其中包括动态调整不同种类央企的负债率警戒线。

7月13日,一名基础设施建设类央企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原来是80%,现在(国资委)给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降到75%以下。”

根据国资委2018年初的管控思路,其按照不同的行业标准,以及不同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发展情况,分类设置过资产负债率管控警戒线,具体分为三大类,工业企业为70%,非工业企业为75%,科研设计企业为65%。

该央企人士表示,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央企减负债工作,从2015年开始逐渐形成清晰的思路,而且监管部门对于相关企业资产负债率警戒线的要求并非一成不变,2016、2017年均讨论过,针对企业负债率警戒线进行动态调整。整体的趋势是管控要求越来越严,警戒线数值持续下调。

7月12日下午,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国新办就2018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说:“企业的负债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关于降杠杆,我们制定了三年目标,每年会有到年底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存在波动也是正常的。”

逻辑

分类与市场化,是这一轮央企处置债务的重要思路。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表示,这次的减负债工作,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分类。对于负债率较高、产能过剩、偿债能力比较弱的企业,被纳入重点管控,而纳入重点管控的企业又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管控。而且在具体债务的处置上,多家央企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化特征。

按照国资委的思路,央企债务的处置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重点关注的,是指负债水平超过警戒线,但是偿债能力、流动性、盈利能力还可以的企业;第二类是重点监控类,是指比重点关注类的杠杆更高一些的企业;第三类是特别监管类,是一些必须采取严格管理措施的企业。对这三类企业采取不同程度的管控措施,包括从开支规模、投资规模、薪酬、成本费用(招待费、管理费)等从严控制。

一名国际贸易行业央企人士表示,具体到企业层面,降杠杆减债务的工作是有章可循的,目前,相关央企正在按照国资委下发的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分类管控工作方案,进行降杠杆、减负债的工作。

国资委提出的目标包括,2020年前中央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要再下降2个百分点。在7月6日召开的中央企业降杠杆减负债工作推进会中,国资委还与兵器装备、中国石化、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六家央企签订了降杠杆减负债责任状。

上述国际贸易行业央企人士表示,从分类的角度来说,国资委不仅将央企分为了三大类进行负债率管控,而且在一份具体的企业负债率管控名录中,至少有一半的中央企业位列其中,不过截至目前,名单上的详细企业名录尚未公开。

央企负债率管控的最新进展究竟如何?

彭华岗表示,国企降杠杆最重要的就是减负债,使资产负债率下降。目前,国资委正在逐户明确责任,明确目标任务。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6%,较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彭华岗说:“央企整体负债率稳中有降。中央企业现在的资产总规模已经达到55万亿,降0.1个百分点就不得了,所以都是很不容易的。”

从负债结构上看,中央企业带息负债规模同比增长4.9%,增速比年初下降2.3个百分点,低于权益增速3.9个百分点。66%的负债率,负债里面带息负债占40%左右。

而且,军工、通信等行业负债率在持续改善,这些行业负债率原来就不是很高,对于冶金、发电等负债比较高的行业,负债率也出现明显下降,建筑行业负债率也在同比下降。事实上,通过带息负债的增长低于权益增长的速度,也可以看出降杠杆取得了一定成效。

彭华岗表示,国资委为了抓好降杠杆减负债的工作,对于负债率高的企业列入重点管控,重点采取措施。现在国资委重点管控的企业平均负债率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亦曾表示,对于投资规模的风险管控,将高度关注。这几年中央企业投资规模比较大,是形成高杠杆重要原因。所以国资委在控杠杆过程中把控投资规模作为一个重要的措施,特别是纳入国资委管控范围的企业要对投资规模进行严格管控。在管控过程中,首先,高负债企业的非主业投资要严禁。其次,对于低效业务的投资也要严格控制,对偏离主业的业务都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对一些超越财务承受能力的企业的投资要严格把控。

她说:“负债率比较高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对存在风险的业务要严格管理。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的占用要大幅压降,各类垫资的业务也要严格管理,包括对外担保、委托贷款,还有融资性贸易业务,国资委都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央企业带息负债总额同比增长4.9%,增速比年初下降2.3个百分点,低于权益增速3.9个百分点。有59家企业资产负债率比年初有所下降,29家企业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通信、军工、航空运输、机械、建筑、冶金、矿业等行业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超过0.5个百分点。上半年中央企业市场化债转股新增落地项目202亿元,鞍钢、中船集团等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下降。

前瞻

下一步,国资委和各大央企将如何就负债率问题持续发力?

国资委的管控思路包括,专门就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力争中央企业带息负债占负债总额比例进一步降低、平均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持续提升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持续加强债券兑付风险管控,强化中央企业债券发行比例管理和履约情况监测。各地国资委也要督促监管企业做好融资、债务情况分析研究,进一步降低负债率。

在这其中,具备市场化特征的债转股便是可操作路径之一。例如央企可以自己尝试谈判,不再将希望完全寄托于财政资源与行政手段。

一名国资研究人士认为,反过来说,如果一味依赖财政资源与行政手段,银行便缺乏参与动力,往往是被动承担规范的或不规范的企业债务重组所造成的净损失。这一期间的企业债务重组,基本上倾向于将拯救企业的成本转移给银行,缺乏与银行债权人的协商机制和操作透明度的情况十分普遍,而银行的抵触态度和过分自我保护的管理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现象。

彭华岗透露,截至目前,已经有18家企业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债转股,签订框架协议5000亿元左右,现在落地已经超过2000亿元,这也推动了负债率明显下降。

基于此,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建言,中央企业降杠杆的措施还包括利用资本市场,积极通过上市公司、增发等进行直接融资;加大混改力度,广泛引入社会资本;盘活存量资产,清理处置亏损投资项目,减少无效资源占用,减轻债务负担等。但归根结底,增强企业的自我经营能力是从源头上降杠杆的根本途径。未来,央企降杠杆仍然存在一定压力,特别是负债率偏高、带息负债规模偏大的企业,需要进行分类监管,多管齐下,严控杠杆率。

她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未来需要企业进一步多渠道补充权益资本,提高资产运行效率,同时深化改革并提质增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海天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则建言,未来监管层需要建立多渠道降低央企债务的机制,对效益增长较快的企业,督促其在确保正常生产经营前提下,利用部分利润降低债务。

彭华岗表示,下一步,为了达成减负债的目标,国资委将“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中央企业和国资委签订降杠杆减负债的责任书,将由监管层推动层层落实责任。

在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上,国资委要求企业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切实转变过度依赖举债投资的观念。同时必须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处僵治困”的收官工作,坚决化解过剩产能,力争提前完成“压减”任务。

在彭华岗眼中,“两金”(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存货,流动资产的组成部分)的压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未来各大央企须全面加强资金管理,加强现金流管理,做好“两金”压控,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资产质量,积极稳妥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推进提质增效,多渠道降杠杆减负债,并全面加强风险防控,加强金融风险、债券风险、债务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