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报告:央企扶贫的怒江经验

发布时间:2020-12-01 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接近尾声,仅有52个贫困县尚未摘帽。集中分布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堪称贫中之贫。其中,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则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坚固堡垒:2014年底,全州贫困发生率高达56.24%,四个县(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贫困程度之深居于全国之首。

怒江胜,则全国胜。

为了助力怒江更快脱贫,按照有关部门要求,中交集团、三峡集团、中国大唐等多家央企在怒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云南怒江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聚力攻坚。

到2019年末,怒江累计脱贫22.3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6.24%下降到10.09%,贡山县脱贫摘帽。到2020年8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千百年来压在怒江各族人民头上的贫困大山即将被彻底挖掉,实现了从区域性深度贫困到区域性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

“仅靠怒江,发展不了这么快,这么好”,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表示,怒江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央企的大力支持。

聚力攻坚

没有来过怒江的人,很难想象这里的贫困程度之深、落后程度之甚:

这里贫困发生率奇高,兰坪县101个村中有97个贫困村;这里交通困难,1991年,怒江贡山县才有了第一条公路——直到如今,怒江仍然没有铁路、高速、机场、航运;这里耕地稀缺,高山峡谷占98%以上,25度坡度以上的耕地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6%,因为种地跌入山崖的事情至今不绝;这里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人口占怒江总人口的93.60%,其中60%属于“直过民族”,不少群众与世隔绝、语言不通;这里开发困难,怒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脆弱,开发处处受限。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让一个人掉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怒江的脱贫攻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信、一次会见,并专门听取了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的工作报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等先后深入怒江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按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相关国企尤其是央企集中优势兵力,携手共进,发挥优势,为攻克全面小康路上最后一个坚固堡垒做出努力。

1995年起,中交集团作为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定点帮扶怒江州泸水、福贡、贡山、兰坪4县(市)。20多年来,中交集团坚持“怒江所需,中交所能”和“长短结合,优势互补”原则,用心用情助力怒江州脱贫攻坚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交集团累计投资了6.25亿元,并且组建了中交怒江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构建中交与怒江的命运共同体。

用时任中交集团董事长刘起涛的话说,怒江扶贫是中交集团动员面最广的一次集体行动、立体行动。“我们参与港珠澳大桥和蒙内铁路建设,也不过十多家二级企业参与。只有扶贫是所有二级公司都参与的。”

几年来,中交集团连续超额完成扶贫责任书中各项指标任务,在国资委扶贫工作成效考核中获得最高等次“好”的评价,并获评“云南省怒江州扶贫先进单位”。

同时,按照上级要求,三峡集团、中国大唐分别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负责帮扶怒族、普米族聚居区,傈僳族聚居区等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精准脱贫。

2016年以来,三峡集团在怒江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9亿元,惠及怒族、普米族近万户2.85万贫困人口;大唐集团在怒江累计投入6.7亿元,惠及傈僳族贫困人口4.3万户17万人。

2003年,华电集团在怒江成立公司,累计投入约15亿元建设六丙公路一期工程、六库连接线工程和美丽公路连接线工程,显著改善当地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还援建了怒江州特殊教育学校,全州有近90%的特殊孩子都在这里接受特殊教育。

2018年,央企扶贫基金向达康医疗投资2100万元,在云南怒江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血液透析,有效解决了尿毒症患者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

此外,南方电网、中国移动、国家电投、国电集团和华能集团等央企均不同程度参与到怒江脱贫攻坚中。

央地同心

在推进怒江脱贫攻坚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央企很好地把握了企业的定位,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把扶贫工作融入地方发展大局。

几年来,怒江州委州政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基本原则,推进了提升素质能力、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改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出和生态环境保护6大工程。相关央企按照这一安排,积极落实推进。

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不少怒江群众世居高山,与世隔绝,受教育水平和程度很低。如何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赋予他们融入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能力,是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

修建现代化学校,是央企在怒江扶贫的重要举措:比如中交集团在兰坪县投资1.5亿元,援建了中交兰坪新时代希望学校,破解了该县城区人口不断增长、教育资源紧缺的难题,并改造、扩建了多所中小学校;三峡集团投资3664万元,建设中小学校4所,建设学前教育校舍28所;中国大唐扩建中小学校27所,扩建学前教育25所,有效解决了相关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设施发展滞后、教学资源配置不足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推进不均衡等关键问题。

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相关央企在提升软件水平方面也没少花心思。比如,中交集团派驻秋那桶村第一书记姚聪学跟母校长安大学建立了结对帮扶机制,由长安大学大一大二的新生,一对一地帮助秋那桶村的高中生,进行线上指导。近两年来,村里每年都有10人以上考上大学。

今年8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与中交集团合作,启动实施了怒江教师专业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教师工作司副司长宋磊在签约仪式上表示,“相信最强大脑、大国重器联手,一定能够在最美怒江打造一批又一批‘四有’好老师,为怒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

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农村脱贫致富中扮演着关键作用。为此,中交集团积极推行党建扶贫,在投资改善基层党组织办公条件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以标准化、模范化、实效化、融合化为特点基层党建扶贫工作模式。

三峡集团连续举办3期“川滇两省少数民族基层党务干部培训班”,累计邀请怒江等地的怒族、普米族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基层党务干部到宜昌市三峡集团党校培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助力。

三峡集团和中国大唐还通过建立爱心扶贫超市的方式,对贫困户实行积分累积制,通过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物资,既可以激发广大群众内生动力,又能为贫困群众降低生活开销成本。

安居才能乐业。千百年来,数以十万计的怒江贫困群众住在山巅江畔,房屋简陋,安全堪忧。在相关央企的鼎力支持下,怒江大力开展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共计有10.2万人易地搬迁,10.3万人危房改造。

比如,文又凤身高不足一米,丈夫一条腿残疾,儿子几乎下不了床。多年来,尽管政府时有资助,但一家三口总是愁眉不展。村里用中交集团给的四万元补贴,帮文又凤家建起了两层楼六间房。楼上住人,楼下出租,每个月大约有一千元的稳定收入。

三峡集团和中国大唐将建设和推进“安居工程”确定为精准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分别投入3亿多元和2亿多元,推动“安居房”建设和“宜居”住房建设,同时提升贫困村寨各项公共服务能力,让搬迁安置点的群众能“搬得出、稳得住”。

比如,在福贡县马吉乡普尼底安置点,中国大唐不仅援建了“美丽宜居”的住房主体及配套工程,还为建档立卡户添置了必要的家具家电产品,安置点内的党群活动室、幼儿园、扶贫车间、电商服务站和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性解决了易地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要想富,先修路。千百年来,交通一直是制约怒江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交建副总裁裴岷山举例说,一袋水泥在山外25块钱一袋,运到山上就要花费150元。为此,中交集团等央企在发展交通方面不遗余力。

比如,中交集团投资1.04亿元援建了中交怒江连心桥,对优化和完善区域交通网络、缓解交通压力、改善泸水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投资1.45亿元援建福贡县木尼玛大桥,通车后将解决一万多易地搬迁安置人员的出行难题。“大桥还没通车,就有群众主动搬迁到牵头附近居住了。”纳云德举例说。

中交集团援建的中交怒江连心桥

三峡集团在全国唯一的一个怒族乡,修建了托坪大桥,为怒族人铺平了新时代的脱贫致富之路。同时,三峡集团帮扶完成乡村道路建设67公里,村组道路建设187公里,村内道路硬化76公里,农村危桥改造6座,交通设施工程改善进一步提高了贫困村寨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利推动怒族、普米族聚居区交通出行条件。

电力和通讯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

2016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累计投资11.77亿元开展怒江州电力行业扶贫项目建设,顺利完成了“三区三州”怒江深度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任务。截至今年6月,怒江州综合电压合格率98.62%,户均配变容量2.4千伏安/户,民生用电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完成8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供电工程建设,实现“房成电通”;光伏扶贫电站顺利并网和全额消纳;所有自然村100%通动力电。

2016年,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怒江分公司开始扶贫挂钩兰坪县啦井镇九龙村委会。为了让九龙村群众能够享受到便捷的通信生活,得到更快更好的移动互联网体验,中国移动怒江分公司在九龙村无线网建设方面持续加大投入。现在的九龙村,村民可以用手机上网、聊天、用宽带看电视……随处可以听到他们对移动网络的好评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直以来,怒江的各项产业落后。脱贫攻坚开始后,各央企因企施策、因地制宜,在怒江各地培育了一些适合当地的产业。

比如,以草果为代表的香料产业是怒江的优势资源。为此,中交集团建设了怒江绿色香料产业园,建成之后将成为怒江绿色香料发展的重要载体,还将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助力怒江州实现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再比如,在中交集团帮扶下,自扁王基村成立了泸水荣新火龙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致富带头人+村集体经济+建档立卡户”的模式在自扁王基村示范种植火龙果。当前,火龙果种植面积扩大至231.6亩。期间进行了三次分红,覆盖全村267户建档立卡户838人。

兰坪县的丰华村是大唐云南发电公司挂钩帮扶村。在这里,中国大唐培育了村里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兰坪华兴食品有限公司逐步从家庭作坊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之路。华兴食品有限公司有效带动了56户216人脱贫,实现年均产值30万元,生产的面条、火腿等特色食品,成为县城及周边地区的“紧俏货”。

三峡集团在怒族、普米族聚居区发展旅游景区建设1个,民族团结示范乡镇、特色旅游乡镇建设7个,特色旅游村(寨)、民族团结示范村265个,建设完成普米族文化传承保护项目,项目的实施为提升怒族、普米族村寨自身发展能力,为后续开展旅游扶贫、搞好旅游产业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几年来,在相关央企的帮扶下,怒江州完成劳动力转移17.5万人。

比如,中交集团帮助解决怒江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培训工作经费300万元,累计培训1387人,部分人员已实现就业。

中交集团还挖掘、培养了一批致富带头人。比如,中交集团挂职福贡县副县长李常智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上帕镇珠明林村的傈僳族姑娘胡秀花常年在外打工,普通话讲得很好,就想发动她带着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到中交项目上干活。经过李常智多次走访、鼓劲,起初犹豫的胡秀花终于鼓起勇气带着9名乡亲去了昭通市的中交项目。目前,胡秀花的团队已经达到100多人,每人收入都在四五千元,胡秀花本人也开上了宝马,成了远近闻名的宝马妹、致富带头人。

疫情发生后,中交集团组织所属企业,积极面向怒江招聘、招工,带动了2400名劳动力的就业转移,直接帮助相关贫困人口脱贫。

中国大唐与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签订精准扶贫校企合作框架协议,设立 “大唐宏志班”,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受到四年资助的丰华村贫困学生陈丽述入职大唐云南发电公司后,主动加入到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家乡脱贫攻坚。

三峡集团组织40名怒族普米族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到三峡集团下属子公司就业,确保培训输出一人,脱贫一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相关央企十分注重怒江的生态环境保护。三峡集团、中国大唐积极推广太阳能路灯,普及农村卫生公厕,中国移动驻村工作队督促村民及时打扫卫生,让怒江贫困地区的村容村貌有了质的飞跃。

谋划未来

相关央企尤其是负责定点帮扶的中交集团,在谋划脱贫工作的同时,积极将企业发展与怒江地方发展深入结合、长期谋划。“探索建立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扶贫机制,推动帮扶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彤宙表示,中交集团承诺帮扶怒江50年不脱钩,正是对怒江长期帮扶的信心、决心。

为此,2019年,中交集团与怒江州政府共同组建了中交怒江扶贫公司,扎根怒江,持续帮扶,建立帮扶怒江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

中交怒江扶贫公司董事长李永介绍说,中交怒江扶贫公司重点以怒江扶贫开发为主,兼顾区域市场经营,旨在通过“政府+企业”、“计划+市场”、“长期+短期”的全新精准扶贫模式,激发怒江自身发展动力,全面纵深推进怒江地区脱贫攻坚。

公司成立后,把绿色香料产业园建设作为公司首要任务,这将对落实云南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名牌战略,发挥一产、二产、三产联动作用,对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就业问题,以及支持怒江长久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结合怒江州当前发展实际和发展要求,中交怒江扶贫公司正在全力推进丙中洛特色小镇、5个民族旅游示范村和独龙江5A级景区打造。这些项目的落地,会进一步推动怒江成为“云南最后的秘境”和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新名片。

同时,中交怒江扶贫公司积极对接地方小微企业、农民合作社,合作外销怒江州的优质农副产品,探索消费扶贫新路子,带动易地搬迁贫困群众增收,助力解决“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问题。

李永表示,未来,中交怒江扶贫公司将按照中交集团战略规划“以怒江扶贫开发为主,兼顾区域市场经营”,长期扎根怒江,从事扶贫和区域产业开发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责任、不脱监管”,坚守企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持续助推怒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富州强民,与乡村振兴一脉相承。(《国资报告》记者 刘青山 特约记者 殷丰收)

相关新闻